首页
>教育>职业学校>济南职业学院>基本信息>基本简介
济南职业学院简介(2025年版)

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成立的济南教育学院。70多年来,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矢志立德树人,服务地方发展。2004年学院举办职业教育以来,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先后获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近年来,学院秉持“志存高远,奋勇争先”济职精神,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双向发力,凝心聚力抓改革,聚精会神抓质量,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等品牌,形成了党建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立德有机融入育人全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五融”的办学特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1、2022年度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均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获得A等评价,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强等领导同志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

一、办法性质:

济南职业学院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二、办学层次:

隶属于济南市教育局,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秉持“与品牌为伍,与朝阳同向”理念,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与二机床集团共建吉尔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中兴通讯共建产业学院,获评“5G+先进控制技术”济南市重点实验室,支持驻济本科院校到校开展实习实训。与比亚迪公司共建省内首个比亚迪标杆产业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交新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大数据应用产业学院”获批全国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牵头组建的包括150多家成员单位的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28家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两百余家院校企业组建全国首个会展职教集团,现代信息技术职教集团获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校企共建的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围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打造大数据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等13个项目,成立退役军人创业学院、新就业群体成长学院和三个社区学院,年培训企业员工1.9万人,服务市校融合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融入黄河国家重大战略,被沿黄九省(区)教育行政部门推选为黄河流域产教联盟秘书处单位,承办联盟成立大会,举办高峰论坛、产教对话活动,发布联盟产教对话、供需对接、产教研究、人才供需发布等5个机制,获批黄河流域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山东省智能制造、5G网络建设与应用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集体”。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振兴学院,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

三、办学地点: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旅游路5518号。

四、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531)—88795000传真:(0531)—88795000

五、办学规模:

设立14个教学院部、46个专业,重点打造机电一体化、软件技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与应用、创意文旅等4个省高水平专业群,以及5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重点专业、7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打造了与强省会战略和工业强市战略紧密对接、与济南主导产业有效匹配的专业集群。组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新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汽车智能技术、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与应用、文化创意服务、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学前教育9个专业群,在校学生16000多人。

六、办学宗旨:

(一)承担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责。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承担科学研究方面的职责。承担职业教育政策、教学理论和实践、技术创新及应用、其他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等研究工作。

(三)承担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责。立足济南,面向全省,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型的社会适应性人才;面向全社会进行各种技能传播和再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

(四)承担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职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济南地域文化、行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构筑特色文化体系,培养“品德高尚、品质优秀、品位高雅”的“三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五)承担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职责。承担与国外、港澳台地区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开发及共享、留学生事务等工作。

(六)完成市教育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七、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院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金融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运营、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会展策划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集成电路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数控技术、文化创意与策划、艺术设计、电梯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通用航空器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合计46个专业。

八、办学特色:创新“四融三阶、双岗成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4322”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推广到俄罗斯、印度等16个国家,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被省政府列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57项制度创新成果实践案例进行推广。2019年以来,学生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87项,其中一等奖16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6项,其中一等奖9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3金1银5铜。学院每年向社会输送5000余名毕业生,育人典型经验三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获评全国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学院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部署,秉承“志存高远,奋勇争先”的济职精神,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双向发力,创新打造了“五化六融一打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14322”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等特色品牌,办学育人取得显著成效。担任黄河流域产教联盟秘书处单位,作为牵头院校组建的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入选全国首批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黄河流域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入选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两个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59个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承担13个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集体”。随中材国际、比亚迪等企业出海,牵建埃塞俄比亚、越南、泰国3个“班·墨学院”,输出标准、教材、实训装备53项。《以助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着力点,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等成果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赛成绩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第一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23项,其中一等奖1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57项,国赛、省赛成绩均居全省前列。山东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连年优秀,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