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汶水春潮涌
——2024汶水教育教学工作综述
2024校庆年,汶水教育春潮涌,生态汶水建设全面进步,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突出成绩。
汶水校园政治生态良好,党建统领一盘棋
在学校党支部坚强领导下,强党建,谋发展,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在落实“五基双化”,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制定汶水学校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谋划2024学校重点工作;着力推动60年校庆、家校共育、阳光体育运动、科技教育和数字校园建设等工作,围绕培养“立足汶水、面向济南、胸怀全国、走向世界”的五育并举汶水学子,创设适合学生创新发展的新课堂、新课程、新环境,取得了显著成绩。
围绕“1365”工作布局,扎实落实学校“12345”党建融合教科研工作模式,做好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作,先锋评选激励党员奋发有为,激发了全员教书育人热情,“先锋领航,泉心育人”党建品牌获得教育工委肯定,学校获评“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年底,共评选出“教学先锋”、“育人先锋”、“科研先锋”、“数字先锋”10人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通过党建带群团、党员带教师、教师带学生、学校带社区,基本形成了泉新育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特别是加强了学生爱党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普法教育走在了前列。九年级二班谷沛璇同学获得济南赛区法治素养竞赛一等奖、省赛三等奖;九年级一班李瑞嫄同学获得济南赛区演讲比赛二等奖。法治教育报告会、“宪法晨读”活动、“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宪法卫士”网络学习等活动积极开展。
从严治党,确保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定期进行意识形态工作摸排,实现全闭环管理。落实市局“基层宣传质量”提升年行动要求,校园宣传和以法治教治校水平大幅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上率下持续整治“四风”,廉洁校园建设全员参与、深入人心,赢得家长和社区群众好评。
全员安全管理,构建起精准、多维、网络化、全链条的安全防治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了学生安全自救自护能力,确保了日常安全工作无差错。安全教育主题广场建成使用,成为学生安全教育的新阵地。食堂自营,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了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规范收取使用,防控校园欺凌工作扎实开展,全员值班、部门联动,校园及周边环境得以净化。
汶水教学生态积极构建,依法、有效、可持续
坚持依法办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国家课程有保障,地方课程有落实,学校课程有创新。“双减”和五项管理积极推进,保障了学生权益,为汶水教学生态打下了牢固基础。
积极推动生态课堂和生态班级建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我、释放个性、发展能力、锤炼品格的课堂生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小学部从学生十大学习习惯着手狠抓学习习惯养成同时,积极推进传统诵读课程,一年级《三字经》、 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笠翁对韵》、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年级《论语》整本书诵读成效显著。初中各学科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积极进行大单元教学,在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中生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生动活泼发展。2024年中考最高分601分,有24名同学被一中录取,达到了历年来的最好水平,初三历史生物的学考也取得大的提升,初三的综合成绩位居莱芜区第六名。
为推动汶水新课堂建设,学校通过课堂考核、教学标兵评选、导学能手评选、汶水名师评选、教学机课堂评价改革等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数字赋能新课堂,信息应用考核,建立教师数字化教学实践共同体,教师数字应用能力提升快。大思政教育、地方文化与学科融合、学段衔接课程都为汶水新课堂注入了活力,邀请莱芜区教研中心专家到校指导新课堂改革项目,举办课堂教学开放周。莱芜区优质课评选中,我校3名教师获得一等奖。
生态班级建设措施有效,效果明显。一是“三星” 评选树立榜样。“纪律之星”“礼仪之星”“卫生之星” 评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通过学生自荐、同学互评、班主任推荐等环节,选出在纪律、礼仪、卫生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并在班级和学校层面进行表彰和宣传。二是班级文化建设显成效。各班级积极开展文化建设,通过制定班级口号、班歌、班徽等,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精心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图书角、荣誉角、“汶水园地”等,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三是“种春风” 班级量化管理平台的应用有成效。该平台涵盖了学生的纪律、活动参与等能够实时、直观地呈现各班级的德育状况。班主任们能够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精准地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管理育人呈现生态持续发展态势。
汶水校园文化生态建设突破提升,校园文化气息浓郁
文化汶水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以六十年校庆为契机,全面提升汶水文化软实力,打造了汶水文化新生态。一是总结60年汶水文化传统经验,挖掘老教师优秀精神事迹,形成了共同价值理念,出版纪念刊物《爱满汶水》,全面总结汶水发展经验,开展多项专题活动,郭西伦式的汶水教师团队更加壮大,10位功勋教师评选及采写宣传进一步弘扬了汶水精神,激励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奋斗热情。二是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取得突破提升,建成家校共育主题广场,改造提升儒家文化主题广场,建成校园安全文化主题广场,建设了“中华文化、齐鲁文化、泉城文化、嬴牟文化、汶水文化”五级文化教育长廊,组织设置了凝聚爱心人士、汶水校友、师生心血的校庆书画展览等。三是文化品牌和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汶水学报》质量提升,刊出11期,成为学校管理、师生校友展示提升的优质平台;学生社团品牌——春蕾文学社举行揭牌仪式,9名同学结集个人文集17名社员加入莱芜区作协;《汶水文学》创刊号和《山东写作》汶水专刊正在稿件整理中。四是凝聚团结了校友和爱心人士力量,促进了校园文化发展,王永胜、张期鹏等6位友好人士成为汶水文化发展顾问献计出力;以亓希山为代表的广大校友反哺母校,服务校园,掀起爱校爱师感恩奉献的热潮。
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丰富,“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的评选活动、“邮政杯”征文活动、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汶水形象大使评选、限时作文比赛、亲子绘本剧表演、亲子诵读活动、国学进课堂等深入人心。
文化团体、文化活动进校园,艺术竞赛展演评比活动丰富多彩,丰富了汶水文化生活,提升了汶水文化品质。垂杨书画院、山东写作杂志社、莱芜区作协、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日记杂志纷纷走进汶水,进行书画创作、刊物赠送、创作采风、授课指导等活动,师生们身受教育和影响。校园内,艺术展演、书画展评好戏连台,展示师生们的艺术水平,提升着学生艺术素养。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进乡村,师生们把爱心和艺术美带进了社区和敬老院,把校园文化送进了社区。
汶水校园体育生态形成,一体化推进见成效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按照“一班一品、一生一长”原则保障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通过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方式进行推进。体育组通过体育微课题研究,全面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创新发展,春秋运动会全面改革,全员参与激励锻炼全员健康,上下午大课间活动以发展体能为主,全面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参加全市比赛班级文化艺术节开展率100%、学生参与率100%。参加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获直属学校第一名。
全面关注学生体能和健康,打造汶水体育新样态。学校上下,以阳光体育创新校目标,积极开展《泉引桥背景下一体化推进学生健康发展研究》实验,以学生体质测试为基础,以体育课堂研究为引导,进行学生课间大课间和运动会及各项赛事的改革创新,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生动发展、科学持续的体育样态,创建师生身心健康的幸福学校。
体育组在小学部成立国球社团,发展社员50人,扎实开展乒乓球训练和校内推广工作,并与城投乒乓球俱乐部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外出参演树立学校形象。
学校有男女足球队、跳绳队,其中跳绳队荣获济南市跳绳比赛二等奖,足球男队获得市联赛第四名,学校篮球队在校际比赛中取得一等奖。
汶水家校共育生态建设全方位推进
创建汶水家校共育生态环境,学校完成家校共育主题公园建设,打造了一方集师生家长交流沟通、家教宣传教育、方便服务家长、校园对外展示的新环境。三级家委会建设长足进步,全面参与校园监督,为学校级部和班级提供合理化建议,积极参与级部班级活动及食堂管理,优化了家校关系。
举行首届家校共育文化艺术节,艺术展览、才艺表演、艺术工坊、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多场家校共育专家报告会给与家长家庭教育有效策略,亲子运动和亲子阅读、亲子朗诵和剧目表演成为常态化活动,效果好。
学校开展家校共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通过“我和妈妈同框忆童年”、“诗歌朗诵 歌颂母爱”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感受浓浓的亲情,伟大而无私的母爱。9月份举行的首届家校共育文化艺术节,吸引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艺术展览、才艺表演、艺术工坊、知识竞赛、亲子运动等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热情参与,校园里充满了欢歌笑语。举办了以“理解与合作——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策略”为主题的家校共育专题报告会。加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2月份,举办了主题为“别样阅读 亲子演绎”——绘本剧表演活动。中高年级开展了“咏经典 抒国情 传家声”的亲子朗诵比赛。
汶水数字科技教育生态建设稳步实施
在科学教育教学上,大胆创新,引入项目式学习,激发了孩子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科学教育培训研讨会,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带回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科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且影响力不断扩大,校园科技教育活动精彩纷呈,“七巧板”“无人机” 等项目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参与,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科学热潮。学生在科学竞赛和创新活动中成绩斐然。在济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申梓祺等四名学生荣获二、三等奖。472名汶水学子在2024济南市青少年“防震减灾”主题科普知识竞答中喜创佳绩,申振老师荣获优秀指教师。3月30日,济南市莱芜汶水学校师生走进济南市地震科普馆,参加了“泉城科普”节目的录制,5月份在济南市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10分钟。5月15日,第十六届济南市青少年科技节开幕式暨2024年全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创客成果展示活动在济南市市中区经成小学隆重开幕,莱芜汶水学校闪耀济南市青少年科技节,汶水学子自信地向前来参观的领导和老师们介绍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和创客成果,航模、车模、3D打印、无人机、面塑、国际数棋、七巧板、创新实验等20余门科技创新项目一一亮相。11月份,申梓祺等十余名学生在济南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创客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奖,申振等六名教师获得指导教师奖。12月份,学校获得了2025年首届科技春晚的节目选送资格。
筹办首届校园科技节,包括科技竞赛项目(如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科普知识竞赛等)、科技体验活动20多项科技活动正在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活动项目考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机器人竞赛则需要团队协作与编程技巧,提升了学生的科技素养。
立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上,汶水干部师生充满了再攀高峰的信心和决心,汶水生态校园建设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